Thursday, June 05, 2025

王上[列王紀上 (3-4) 之讀後感:

(6/5/25;Sec. 5.3;4 of 22)


我, Victor, 領略到:  列王紀上 在第 3 & 4 章中講及 神賜予所羅門極大的智慧聰明、和廣大的心,如同海沙不可測量。他在以色列境內各處設立了十二官吏,分配他們各人每月負責供應宫內一切的飲食。遠近的列邦皆臣服,不單是年年進貢讓國庫收入充足,而且更派遣官員親自來聽聽所羅門之「極深極廣的智慧」,並觀察他「判斷眾民的效能」和「辨別是非的洞察力」。以下是相關的經文:


「所羅門與埃及王法老結親、娶了法老的女兒為妻、接他進入大衛城、直等到造完了自己的宮、和耶和華的殿、並耶路撒冷周圍的城牆」 (王上  3:1)。


「所羅門愛耶和華、遵行他父親大衛的律例.只是還在丘壇獻祭燒香」 (王上  3:3)。


「所羅門王上基遍去獻祭、因為在那裡有極大的丘壇.〔極大或作出名〕他在那壇上獻一千犧牲作燔祭」 (王上  3:4)。


「在基遍夜間夢中、耶和華向所羅門顯現、對他說、你願我賜你甚麼、你可以求」 (王上  3:5)。


「僕人住在你所揀選的民中.這民多得不可勝數」 (王上  3:8)。


「所以求你賜我智慧、可以判斷你的民、能辨別是非.不然、誰能判斷這眾多的民呢」 (王上  3:9)。


「所羅門因為求這事、就蒙主喜悅」 (王上  3:10)。


「我 ( 神 )就應允你所求的、賜你聰明智慧、甚至在你以前沒有像你的、在你以後也沒有像你的」 (王上  3:12)。


「你所沒有求的我也賜給你、就是富足尊榮、使你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沒有一個能比你的」 (王上  3:13)。


「你若效法你父親大衛、遵行我的道、謹守我的律例、誡命、我必使你長壽」 (王上  3:14)。


「所羅門醒了、不料是個夢.他就回到耶路撒冷、站在耶和華的約櫃前、獻燔祭和平安祭、又為他眾臣僕設擺筵席」 (王上  3:15)。


「一日有兩個妓女來、站在王面前」 (王上  3:16)。


夜間這婦人睡著的時候、壓死了他的孩子」 (王上  3:19)。


「他半夜起來、趁我睡著、從我旁邊把我的孩子抱去、放在他懷裡、將他的死孩子放在我懷裡」 (王上  3:20)。


「王說、將活孩子劈成兩半、一半給那婦人、一半給這婦人」 (王上  3:25)。


活孩子的母親為自己的孩子心裡急痛、就說、求我主將活孩子給那婦人罷、萬不可殺他。那婦人說、這孩子也不歸我、也不歸你、把他劈了罷」 (王上  3:26)。


「王說、將活孩子給這婦人、萬不可殺他、這婦人實在是他的母親」 (王上  3:27)。


「以色列眾人聽見王這樣判斷、就都敬畏他、因為見他心裡有神的智慧、能以斷案」 (王上  3:28)。


「所羅門作以色列眾人的王」 (王上  4:1)。


「他的臣子記在下面.撒督的兒子亞撒利雅作祭司」 (王上  4:2)。


「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作元帥.撒督亞比亞他作祭司長」 (王上  4:4)。


「所羅門在以色列全地、立了十二個官吏、使他們供給王和王家的食物.每年各人供給一月」 (王上  4:7)。


「在多珥山岡、〔或作全境〕有便亞比拿達、他娶了所羅門的女兒他法為妻」 (王上  4:11)。


「在基列的拉末、有便基別、他管理在基列的瑪拿西子孫睚珥的城邑、巴珊的亞珥歌伯地的大城六十座、都有城牆和銅閂」 (王上  4:13)。


「在拿弗他利有亞希瑪斯、他也娶了所羅門的一個女兒巴實抹為妻」 (王上  4:15)。


「在便雅憫有以拉的兒子示每」 (王上  4:18)。


「猶大人和以色列人、如同海邊的沙那樣多.都喫喝快樂」 (王上  4:20)。


「所羅門統管諸國、從大河到非利士地、直到埃及的邊界.所羅門在世的日子、這些國都進貢服事他」 (王上  4:21)。


「所羅門管理大河西邊的諸王、以及從提弗薩直到迦薩的全地.四境盡都平安」 (王上  4:24)。


「那十二個官吏、各按各月供給所羅門王、並一切與他同席之人的食物、一無所缺」 (王上  4:27)。


「神賜給所羅門極大智慧聰明、和廣大、如同海沙不可測量」 (王上  4:29)。


「所羅門的智慧超過東方人、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」 (王上  4:30)。


「他作箴言三千句.詩歌一千零五首」 (王上  4:32)。


「他講論草木、自利巴嫩的香柏樹、直到牆上長的牛膝草.又講論飛禽走獸昆蟲水族」 (王上  4:33)。


天下列王聽見所羅門的智慧、就都差人來聽他的智慧話」 (王上  4:34)。


對我來說,所羅門能夠享受這些一切的豐盛,都是按照神所應許他所求的!他所求的智慧乃是神所喜悅的。神甚至賜給他所沒有求的富足和尊榮。可見神真是好的!願我們都能在此學習所羅門之「真摰而不自私、也不自榮的訴求」!阿們!

No comments: